不通屡错屡犯排污,以管行企业罚代
作者:龙之朱
据新京报报道,排污近日,企业河南洛阳伊川县有居民反映,屡错屡犯申泰·悦龙门小区附近的罚代隆鑫炉料厂长期夜间排放不明气体,气味刺鼻、管行辣眼,不通黑色粉尘落在窗台、排污橱柜和地板,企业“早上起来,屡错屡犯一擤鼻子都是罚代黑的。”10月8日,管行伊川县生态环境局回复,不通已要求企业针对容易产生异味的排污生产环节进行治理,该厂已经出具整改方案。企业
明明百姓投诉排放气味辣鼻子,屡错屡犯这家企业官网却标榜“绿色科技”“规范生产”,给人印象似乎很是高大上,完全没有什么黑色粉尘、难闻气味等。这家主要生产导电材料电极糊的企业,因为原料里边有沥青,高温下会排放沥青烟,对周边环境并不友好。
事实上,自去年以来,就一直有附近住户投诉企业污染大气。近5年,该企业也曾因环保问题多次遭到处罚。2019年被处罚是因为“弄虚作假”,2023年和2024年则是因为“未按照规定保证自动检测设备正常运行”,说白了,也就是未启动检测设备,同样涉嫌弄虚作假。这未免让人纳闷,为何企业三次被环境部门处罚都是因为存在主观故意?企业为何没能按环保要求严肃整改?如此“年年罚、年年生产”的恶性循环还要持续到何时?
工业生产会排放废气、废水,也会因为原料、尾料等因素,产生某些方面的污染,这是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。关键是,只要企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,依法依规生产,就能把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,实现达标生产。遗憾的是,这家企业只是把“绿色”当作一个幌子,本身并没有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,长期在夜间排放不明气体。
尤其是,企业竟然无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与民众的健康安全,公然弄虚作假,一再被罚仍不思悔改,让人愤怒。能做到而不做,就是在公然作恶。对此,企业固然责无旁贷,而监管方面也有很大责任。企业可以逐利,而监管部门却有责任保护公共利益。
耐人寻味的是,2019年,该企业就在洛阳市发改委(市产业集聚区联席办)组织的分类综合评价中,被评为C类,即倒逼转型类。然而,时至今日,却仍未实现转型。倒是在连年缴纳罚款的环境中,持续保持生产能力。这也让人对当地的监管力度产生怀疑。
不仅如此,也有人质疑,一个高档居民小区紧邻一家化工企业,当初是如何审批下来的?
不顾环境承载能力、不顾污染排放实情,只是每年按时开出罚单,这样的监管并不符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治理精神;给企业开出的罚金,也不是企业违规生产的“保护费”。任何地方、单位都不能以罚代管,更不能一罚了之。或许,正是因为监管力度的不足,助长了企业的顽劣强横。
据披露,因为频遭投诉曝光,该厂已经出具整改方案。内容包括缩短更换活性炭时间、安装烟气收集装置、打造一套用于提升粉尘、烟气治理效果的环保设备等等,预计工期45-50天。当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督促其认真整改,而不再让这些方案成为企业的障眼法、迷魂阵。
惟愿当地监管部门能硬气起来,切实履好职尽好责,把这起污染事件处理好。毕竟,周边百姓的健康等不得、等不起。(龙之朱)
[ 责编:刘朝 ]本文地址:http://bestcordlessdrillspros.com/html/43f0699950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